杏坛荟 > 详情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的现状与提升策略

2024-03-22 09:21

2141人阅读 收藏

【摘要】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有助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有助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关键词】高中历史家国情怀;地方史料;提升策略

专栏介绍:学科网百万级别新媒体加持,期待您的分享!(🔥投稿方式请见文末


温馨提示:全文共2791个字阅读需约6分钟。投稿文章为老师原创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现状


 经过调查问卷在结合20多年的教学实践,高中生普遍存在对高中历史课程的认可度较高,但是对家国情怀认知度不高,学习时间和兴趣不足。部分老师存在不注重家国情怀的培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往往注重历史知识的讲解,传授大量的历史考试技巧,引导学生背诵掌握大量的历史事件,过度注重考试成绩,忽视学生对家国情怀内涵的理解,在加上一些老师缺乏历史资料和网络资源整合的动力,容易出现课堂枯燥无味,学生缺乏学习历史的激情和动力。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策略


(一)聚焦丰富内涵,筑牢政治忠诚

 家国情怀本身有着丰富内涵,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它既与行孝尽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有重要联系,又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超越。



 高中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需要对其进行全面解构,深度挖掘和剖析教材中历史知识内容的内涵,确保学生能真正理解和发展家国情怀。教师需要从教材内容出发,根据知识内容对家国情怀的丰富内涵进行挖掘与呈现,从多个维度强化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一般而言,高中历史的家国情怀主要体现在三大维度


其一为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历史长河的发展反映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在华夏大地上的生活与探索,历史本身就是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的民族精神的载体。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需要从民族角度切入,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带领学生对民族精神进行全面研究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强化对学生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培育。


其二为革命精神与历史责任感。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血泪史和革命史,无数仁人志士在此过程中,以他们的满腔热血和革命精神,推动着历史车轮滚滚前进,并最终使得中国得以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泥泞中脱身。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着重去了解、感受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敢于拼搏的革命精神,并在此过程中强化责任历史感,树立正确历史观。


其三为时代精神和奋进意识。家国情怀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家与国的联系就越发紧密。在以党为领导、以人民群众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进程中,家与国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十分明显,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家,人民群众的家也需要国作为支撑。这意味着每个人都是国家建设的一份子,每位公民都应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共建社会主义事业。


(二)丰富教学方式,创设历史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历史教学不是单纯地讲故事和读教材,而是要通过情景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加深对于历史的体会。在课堂实践中,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丰富有趣的导课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之中。在课堂讲述中要按照时间顺序和知识结构讲解历史知识,教授语言要具有感染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手段不再单一,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落伍,新型的教学手段层出不穷,为高中历史课堂增添新活力。借助多媒体中图片、音频、视频等,可在历史课堂创设家国情怀的氛围。如在教受《毛泽东思想》的时候,教师可深入展开毛泽东同志在战时的思想理论,因年代较远,学生难以明白其真正的内涵,教师可为学生播放电影《八佰》、电视剧《长征》或《亮剑》等中的经典桥段,引领学生走进那个硝烟四起、列强凌辱的战争时代,他们才能领会毛泽东同志革命思想与革命路线的正确性,而其中红色革命精神和长征精神,更应该倡导高中生学习,并进一步继承和传扬。



(三)挖掘地方史料

 地方史料是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材料,其能够强化历史和学生在空间维度上的联系,通过激活学生的乡土情感支持家国情怀的培育。学生在学习与研究地方史料的过程中,能在乡土情感的影响下产生强烈积极性,主动研究史料并进行思考、探究乃至实践,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而且学生在结合地方史料进行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能有效激发生活认知、经验与情感,促使他们更加准确地理解同一片土地上不同历史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大幅降低历史教学难度,促使学生在更为贴近生活的历史感触中发展家国情怀,借助丰富多样的史料形式如文献、纪录片、口述内容、文物等,教师能以更为贴近学生生活空间的方式,带领他们对历史事件加以了解,并结合地区与全国抗战形势深化对历史的理解,促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基于乡土情感的影响实现家国情怀的发展。


(四)联系社会生活,感悟家国情怀

 历史是过去的,却影响着每个人的未来。高中历史学习不能仅限于课本知识解读,还需要联系现实生活,将历史引入生活,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周末组织学生在图书馆查阅史实,了解昭通红色遗址的相关历史内容,让学生更贴近红色历史,感知中国人人的爱国情怀]。再将历史知识点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如2024年是建党103周年,教师可让学生分小组探讨百年前的中国历史环境与今日中国的国内国际环境,并通过网络查阅老红军、老党员的英勇事迹,激发学生对党和国家敬爱之心。


三、结束语


综上可知,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有着丰富的内涵,广泛表现为以人为本的公民教育、以爱国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历史认同、以民主法治为基础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等。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与价值逻辑,家国情怀的培育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的重要方式,家国情怀是国际视野的精神依靠。对于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不仅关系着我们教育的成败和质量,更关系着我们是否能高达成我们的教育目的。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依托教材,充分发掘课外教学资源,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的持续性发展。


文末小贴士

01作者介绍

索显东,来自辽宁省级重点高中——沈阳市第九中学,从事高中历史教学20年。教学业务能力强,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思维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培养,尊重学生人格与个性发展。多次荣获沈阳市优质优课一等奖,撰写省级教育教学案例《巧计明清进步思潮》,参与主持《茶文化融入美育实践探索》。


02投稿通道

教师频道面向一线教师,全面招募原创稿件,稿件一经采用将有电子证书及实物礼品奖励。投稿请扫描二维码加入群聊,与全国各地教师共同交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