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荟 > 详情

【心育随笔】第137期|一张来自岁月的邀请函—《中年之路 人格的二次成型》读后感

2024-04-24 14:22

9人阅读 收藏

有一个段子说,人到中年,谁不是活成了一部西游记:有着悟空的压力、八戒的肚子、沙僧的发际线、唐僧的唠唠叨叨,妖精层出不穷,一难接着一难,关键是,离西天还越来越近了。


人到中年,确实一言难尽,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没依靠,工作和生活一肩挑,每天绷紧一根弦,全力应对着大大小小的挑战。很多困惑,很多无奈,很多疲累,很多心酸。怕自己的成长赶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怕自己的能力撑不起孩子变幻的未来。世界在飞速发展,高铁提速了,飞船上天了,机器智能了,信息爆炸了;精力却在悄悄衰退,脑子慢了,眼睛花了,头发白了,效率低了。曾经的那个自己陷入了自我怀疑和本领恐慌,仿佛转眼之间,不会的事变多了,能说的话变少了,不了解世界,也不认识自己了。我们遭遇了中年危机。


《中年之路人格的二次成型》这本书正是发给中年人的一个盛情邀请,邀请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换换挡,从外部获取转向“内在发展”。作者是美国荣格派心理学家詹姆斯•霍利斯,他从荣格个体心理学的视角解读中年危机,推动人格重建。全书共六章,其中第二、第三、第六章值得一读再读。


人到中年,需要重新定义“我是谁”,如果能勇于向内看并承担起责任,便给自己留出了成长空间。


回顾前四十年的成长,童年时是魔法思维,自己是全能的,未来也充满无限可能;青年时是英雄思维,意气风发投入生活,建立自我同一性;人到中年时,需要转换成现实思维,重新建立人和宇宙之间的关系,恢复平衡。问题在于大人有时不过是拥有高大身躯和重要角色的孩子,12岁至40岁的第一个成年期,只是延续了童年期的一种反应性而非生成性的存在,临时性的人格,临时性的存在,难以成为真正的个体,难免面临自我身份危机。


无意识有两个重要的投射,一是婚姻,二是父母。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确实是很多来访者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先说婚姻。如同作者所说:到了中年,许多婚姻要么草草收场,要么苦苦挣扎。早年,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婚姻大都是指定的,基于家族的利益,选定一个合适的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旧式婚姻基本并不承载爱情。后来,婚姻才被说成是爱情的坟墓。确实,爱情和婚姻本质上是两码事,“爱情以距离、想象和投射为食。婚姻则以临近、在场和共通为饮。”婚姻承载不起爱情的激情与浪漫,前者是长久与平淡的,后者是高涨与短暂的;婚姻也承载不起强烈的投射,满足不了内在小孩的缺失,疗愈不完早期的创伤。因此,婚姻存在的意义,可能更应该是双方从亲密关系中回归自己,完成个体化的过程。而这需要双方都有足够多的成长意愿,足够敞开,并付诸行动。


再说父母。魔法思维和英雄思维时期,无意识按照父母制定的规则应对这个世界。人到中年,更换为现实思维,必须解决父母情结的几个影响。第一是个体核心焦虑的形成,第二是找到自己的权威,第三是与父母的关系如何影响自己的亲密关系。父母越个体化,孩子越自由。孩子的两大需求是养育和赋权,只有得到父母的肯定我们才能爱自己。但并非所有的父母都有意识,有觉察。往往是孩子能够清晰地看到亲子关系的问题在哪里,父母却拒绝看见关系,也拒绝看见孩子。


工作和使命。人到中年,在例行公事中一切变得琐碎而局促,徒劳又无趣。对工作产生厌倦是中年人绕不开的问题之一。工作是我们赖以谋生的基础,安身立命的要件,而使命则是内心的召唤。试着重新找回被忽视的自我,尽可能地做回自己。


书中还提到了两个我也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一是为什么男人大都不积极成长。一是如何理解孤独。


关于前者,只需要看看各种读书会、工作坊之类的活动现场的男女比例,就可以知道我在说什么。作者认为许多男性的一大问题在于他们的内心已麻木,习惯于回避感情,避免本能的智慧,他们对自己来说都是陌生人。还引用了罗伯特•霍普克的说法:“男人大概需要一年的心理治疗,才能够内化并面对自己的真实感受,才能达到女人通常开始治疗时的状态。”


关于后者,作者专门写了一章。其中有一句话特别能说明问题,理解透了简直醍醐灌顶。出自美国诗人玛丽安•摩尔:“独处是治疗孤独的良药。”有的人害怕独处,有的人享受独处,可能恰恰表明了他和孤独的关系。作者还引用了帕斯卡尔的观点:“所有的现代文化都是一场尽兴的娱乐,让我们远离孤独,不去思考自我。”中年人该如何回到自我,完成个体化,达成内在发展,不言自明。


中年这场危机,是危,也是机。做好转场和换挡,调整好步调和状态,从容应对人生下半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