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荟 > 详情

【心育随笔】第131期|我们如何老去?——《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2024-04-24 16:07

14人阅读 收藏

中国有句古话:“人生七十古来稀。”如今,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高龄已经不再是稀奇的现象。然而,面对衰老与死亡,人们似乎总是不会做好准备,甚至因为这个话题的悲伤与无助,而刻意回避,不愿谈及,更不愿谋划。可现实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出意外,每个人都会逐渐衰老,接近并面对死亡,显然做好必要的准备会更有助于老人及家属更明智地应对。《最好的告别》就是这样一本帮助读者更好地思考这些问题的书,它的作者阿图医生是印度裔美国人,父亲一代作为医生移民美国,母亲的职业同样是医生。父子两代行医,兼具美国的教育背景和印度的血脉传统,这一切让他能够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去看待衰老与死亡这一普遍性的问题。

高龄意味着什么?年轻人不去想这个问题。书中有一句话:“等你年龄大了就明白了,生活中最好的事情就是你能自己去卫生间。”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刚好崴到脚,真真体会到去卫生间这个简单的事情居然成了问题。受伤不久就会痊愈,但衰老却不可逆,如果去卫生间都成了不再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情,人就无法独立生活,必须他人提供帮助。医学上提供了可以参照的标准,综合判断一个人是否已经衰老到必须有人协助。八大日常生活活动:如厕、进食、穿衣、洗浴、整容、下床、离开座椅、行走。八大日常生活独立活动:自行购物、做饭、清理房间、洗衣服、服药、打电话、独自旅行、处理财务。后者只需要部分协助,而前者就是俗称的离不开人了。提到高龄,还有一个避不开又总是被忽略的问题,那就是跌跤,很多老人家健健康康的,跌一跤,不久就走了。跌跤是无法阻止的麻烦的前奏,一定要提前考虑周到,预防好。

既然养老问题不可避免,该如何养老呢?这是美国也还并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我们这个老龄化社会也正在寻求应对之道。中国一向讲究养儿防老,可是对于年轻人来说,“996”、二胎等工作与生活的压力已经大到不堪重负,而高昂的时间成本,遥远的地理阻隔,都让他们很难再扛起养老的重担。去养老院吗?且不说费用问题,条件问题,单单养老院的的三大瘟疫就很难解决:厌倦感、孤独感、无助感,是最常见的病房式养老院的顽疾,老人一旦入住,个人生活被限制,能力被剥夺,精神迅速衰退,反而加速衰老与死亡。美国也在艰难探索新型养老方式,在这种方式中,老人可以继续拥有自己的生活,又能够随时得到帮助,他们不再是被迫待在狭小而缺乏隐私的双人间,而是拥有自己私密的生活空间;不再被迫按照养老院的作息时间机械行动,而是随意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不再无所事事,而是积极参与生活事务。

尽管有先行者在努力改变现状,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人们并没有为难免到来的最后阶段做好准备,甚至医学界对此也仍然存在误区。

这就不得不提到善终服务和姑息治疗,善终服务为人们提供一种死亡方式的新范式,不仅仅抗击痛苦,同时也抗击医学治疗看似不可阻挡的势头。这个理念认为,人在身体和心智行将垮掉的时候,我们可以提前为离开时的状况做出自己的选择,医生会同本人及家人共同探讨诸如以下问题:你怎么理解当前情况及其潜在后果?你有哪些恐惧,哪些希望?你愿意做哪些交易?不愿意做哪些妥协?最有助于实现这一想法的行动方案是么?更具体地会落实到四个问题:如果你的心脏停搏你希望做心脏复苏吗?你愿意采取如插管和机械通气这样的积极治疗吗?你愿意使用抗生素吗?如果不能自行进食你愿意采取鼻饲或者静脉营养吗?

没错,就是把拔管子的权力,提前握在自己的手上。积极治疗带给病人的可能会是无意义的痛苦和不得安宁的死亡,而与之相对的姑息医疗则把上述思考带入对垂死病人的护理中并把同样的方法带给其他重疾患者。但是,这并不如看上去那么简单。作者和父母三个人都是医生,但是在他的父亲面对抉择时,他们都感到难以跟进医生的讨论。在父亲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作者和家人徘徊在艰难的抉择中,作者担心决定抢救会延长父亲的痛苦,而无法宁静终了,但是妹妹和母亲担心没有足够长地保持父亲的生命,或许他还能活一段呢?

左右为难的时候,就究其本质,有学者提出“垂死角色“这个概念,医疗发展再迅猛,也掩盖不了死亡这件事情的根本意义。当一个人的生命接近终点时,人们的真实需求会是什么?是在医院被药物灌注全身,日渐虚弱,放弃最后一段与家人共度的时光吗?是全身插满管子,亲人远在玻璃门外,一个人孤独又恐惧地走向终结吗?不,人们希望分享记忆,传承智慧,解决关系问题,确立遗产,确定留下的人能好好生活……这个角色无论对于逝者还是对于活着的人都是生命最重要的内容,我们没有理由以任何名义剥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