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荟 > 详情

至拙胜至巧 ——提高默写题得分小妙招

2024-04-22 16:20

22人阅读 收藏

这学期分班后第一次考试,全班参加考试的79人,默写全对的只有5人,全错得0分的竟然高达20人。

这种得分现状的背景是什么呢?

高二上学期,鉴于学生不会背诵,全年级普通班的几乎所有的晨读都用来复习高考必备64篇;针对学生会背不会写,错字连篇的情况,我们还用心良苦地在晨读最后十分钟进行晨清检测。

我们出理解性默写题,先进行单篇检测,单篇复习完后再进行综合检测,每次检测后全收全改,有错字的发下去让学生订正,订正后再交上来,老师进行复批。因为学生基础差,有时学生订正的字还会错,所以老师就要再次发下去,要求学生重新订正,订正后再一次交上来让老师确认正误。可谓不惜耗时耗力啊!可是,一学期下来,考试默写全对的也就20%左右,效果不佳,我很没有成就感。

经过一个寒假,学生们返校后,一考试,谁料,本就不高的默写正答率急剧下降到可怜的6%了。我不否认寒假的放松致使孩子们遗忘了部分默写,但也不至于如此吧?

我深刻反思,问题出在何处?问题在于我们太急功近利,课文还不能百分之百正确地默写呢,基础没打好呢,就空中楼阁式的进行试题训练了。解决的方法很简单:从零开始,从头再来——一篇一篇的背诵,一篇一篇地全文默写,一篇一篇地全文批改,一篇一篇地再批再改,一篇一篇地复批复改。

以前不是没有想到过这种办法,但畏惧这样批改工作量大,太累;不是没有尝试过让学生互批,学生基础差,水平参差不齐,有些错字明明摆在眼前,学生却对面不相识;不是不担心学生整篇整篇地默写耗费课堂时间太多,这方法太低级……只是想到了曾国藩。

我想起曾国藩的名言:“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我想起资质平庸、又出身普通、成长于偏远深山之中的曾国藩,以至拙至巧之法把自己打造成了出将入相的儒学大家;我想起曾国藩在战争上,也不像孔明一样有很多锦囊妙计,用的也是笨拙的计策;我想起曾国藩以“扎硬寨,打硬仗”而著称,他领军攻城时,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不停地挖壕沟,如同巨蟒缠人一样,用一道一道的壕沟把城市活活困死,他们攻城的时间,不是一天、两天,而往往是一年、两年,安庆、九江、天京,都是这样打下来的……

想到曾国藩,我决定放胆一试,豪赌一把,看结果到底会怎样。

我先从高中必备14篇下手,本以为会很长时间才能一篇一篇的复习完。谁料,实际干起来,虽然只是利用了晨读时间和语文小自习,竟然在一个月内就复习完了。这期间,学生接二连三的错字,好像为了安慰我的勤劳似的,高频率地闪亮登场,又好像故意来气人似的,看他们的老师到底能恼怒到何种地步。这期间,我习惯了每天不是批改晨清默写就是批改限时练,哪天不忙得够呛似乎还少点什么。

有句时髦话怎么说来着,“凡是杀不死你的,都会使你更强大”。整篇的默写批改没有累死我,没有恼死我,也没有因为默写占用课堂时间多一些就把整体成绩拉低,反而在第二、第三次考试中,让我所教的班级一举夺魁。我统计了一下默写题得分情况:第二次考试,参考共80人,0分的0分,1分的1人,2分、3分的18人,4分的20人,满分5分的40人,满分正答率50%;第三次考试,参考共78人,全对58人,满分正答率约74%。

我不由得又想起曾国藩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至理箴言,不由得感慨,真是至拙胜至巧啊!